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國產儀器遭拒背后市場被壟斷 需尋求突破進軍高端市場
[2013/8/6]
國產儀器遭拒 招標直接被出局
自前段時間眾多網友拿國內的儀器招標公告設置參數隱形將國產儀器拒之門外探討之后,近日又有網友拿出招標申請來說國產儀器。這次可謂是更絕,之前還是一些參數隱形婉拒國產儀器,這下是明文標明只采購進口儀器,干脆的跟國產儀器說“NO”!
該信息具體內容是這樣的:經反復考察和調研及論證,國產產品在工藝水準和產品質量上與進口產品有較大差距。為了確保該院在關鍵性的食品、藥品的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各項指標檢驗檢測的精度要求,因此,特申請采購進口產品。該網友曬出這則信息之后大呼“國產儀器要振興,扶持,自強”。
到底國產儀器為何會“無市無價”?用戶如此明確的對國產儀器說不,我們的企業該反思什么?有網友如此表達觀點:國產儀器的進門資格不該是別人給的,而是要自己爭取的。質量問題、用戶對其的信心問題、還有其創新性問題一直國產儀器的不足之處,那么多年了都沒看到有實際的解決措施。不是說自己人不扶持,實在是國產儀器在有時候像劉阿斗,扶不起啊。
有人認為國產儀器需要保護和扶持,更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情況反而更好,因為國產儀器環境會變得惡劣,這樣就會淘汰一些不適合的企業,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必然成為主流,市場需要這樣一個寒冬來篩選。只是讓人覺得尷尬的是別的國家都是拼命設置壁壘保護本國工業,我們確是拼命打壓本國工業以營造肅殺氣氛實現優勝劣汰。
國內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儀器壟斷
長久以來,國內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儀器壟斷,當前,了解市場格局,正確定位,找尋突破口才是國內儀器廠商欲進軍高端市場的正確選擇。根據李躍光副理事長的“科學儀器進口現狀分析”報告,2012年科學儀器進口約226.4億美元,出口102.7億美元,進出口逆差123.7億美元,三類數據分別占儀器儀表行業總量58.2%、46.8%、73.2%。其中實驗分析儀器、電子測量儀器、醫療器械儀器、光學儀器、試驗機及大地測繪專用儀器六大類儀器中,光學儀器進口比例最大,約占60億美元。試驗機和醫療器械位居其次,分別占到53——54美元左右。其中實驗分析儀器進出口逆差最大,約占42億美元。
針對目前國內市場現狀,原因如下:1、國內廠商技術有限,能力不足,部分高端儀器在我國仍屬空白區域;2、國內儀器性能、指標、參數均達不到國際標準,且穩定性較差;3、中國和歐美在市場運作、應用實績、方法研究上的差距明顯;4、中高端用戶對國產儀器不了解,國產廠家的信心不足。
如何找尋突破口,打破以往的市場格局,專家給出建議。1、提升現有產品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完善售后體系;2、選擇高端用戶,實現部分重點產品的應用突破;3、將進口替代作為重點關注、跟蹤對象,從大量進口產品的用戶中尋求商機;4、產學研用合理分工協作,構建完整的行業配套、服務體系;5、創新商業模式,探索行業發展新的路徑。
在市場相對飽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廠商要想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就需要尋找和認識差距,虛心學習,努力創新,不斷完善和自我升級,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好戰略調整,利于不敗之地。
自前段時間眾多網友拿國內的儀器招標公告設置參數隱形將國產儀器拒之門外探討之后,近日又有網友拿出招標申請來說國產儀器。這次可謂是更絕,之前還是一些參數隱形婉拒國產儀器,這下是明文標明只采購進口儀器,干脆的跟國產儀器說“NO”!
該信息具體內容是這樣的:經反復考察和調研及論證,國產產品在工藝水準和產品質量上與進口產品有較大差距。為了確保該院在關鍵性的食品、藥品的生物化學、物理化學各項指標檢驗檢測的精度要求,因此,特申請采購進口產品。該網友曬出這則信息之后大呼“國產儀器要振興,扶持,自強”。
到底國產儀器為何會“無市無價”?用戶如此明確的對國產儀器說不,我們的企業該反思什么?有網友如此表達觀點:國產儀器的進門資格不該是別人給的,而是要自己爭取的。質量問題、用戶對其的信心問題、還有其創新性問題一直國產儀器的不足之處,那么多年了都沒看到有實際的解決措施。不是說自己人不扶持,實在是國產儀器在有時候像劉阿斗,扶不起啊。
有人認為國產儀器需要保護和扶持,更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情況反而更好,因為國產儀器環境會變得惡劣,這樣就會淘汰一些不適合的企業,惡劣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必然成為主流,市場需要這樣一個寒冬來篩選。只是讓人覺得尷尬的是別的國家都是拼命設置壁壘保護本國工業,我們確是拼命打壓本國工業以營造肅殺氣氛實現優勝劣汰。
國內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儀器壟斷
長久以來,國內中高端市場一直被國外儀器壟斷,當前,了解市場格局,正確定位,找尋突破口才是國內儀器廠商欲進軍高端市場的正確選擇。根據李躍光副理事長的“科學儀器進口現狀分析”報告,2012年科學儀器進口約226.4億美元,出口102.7億美元,進出口逆差123.7億美元,三類數據分別占儀器儀表行業總量58.2%、46.8%、73.2%。其中實驗分析儀器、電子測量儀器、醫療器械儀器、光學儀器、試驗機及大地測繪專用儀器六大類儀器中,光學儀器進口比例最大,約占60億美元。試驗機和醫療器械位居其次,分別占到53——54美元左右。其中實驗分析儀器進出口逆差最大,約占42億美元。
針對目前國內市場現狀,原因如下:1、國內廠商技術有限,能力不足,部分高端儀器在我國仍屬空白區域;2、國內儀器性能、指標、參數均達不到國際標準,且穩定性較差;3、中國和歐美在市場運作、應用實績、方法研究上的差距明顯;4、中高端用戶對國產儀器不了解,國產廠家的信心不足。
如何找尋突破口,打破以往的市場格局,專家給出建議。1、提升現有產品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完善售后體系;2、選擇高端用戶,實現部分重點產品的應用突破;3、將進口替代作為重點關注、跟蹤對象,從大量進口產品的用戶中尋求商機;4、產學研用合理分工協作,構建完整的行業配套、服務體系;5、創新商業模式,探索行業發展新的路徑。
在市場相對飽和,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廠商要想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就需要尋找和認識差距,虛心學習,努力創新,不斷完善和自我升級,根據市場需求及時做好戰略調整,利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