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丰满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AV无码一区二区,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

專家呼吁公共場所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并予“免責”

[2011/8/2]

  安裝在首都機場T3航站樓的57臺自動體外除顫儀(AED),這兩年一直是劉兆琪心里的一個心結。作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醫院院長,他深知這些儀器對突然倒地的心臟性猝死病人是可以救命的“滅火器”,但自從2008年“奧運”前夕為與國際接軌安裝至今3年時間,它們卻一直被束之高閣,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沒有很好利用的原因有二:其一,這種本應向公眾普及的儀器在我國未向公眾普及,會用的人很少;其二,也是最主要的,因無免責法規保護,會用的非醫務人員怕給自己引來麻煩,不愿、不敢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主動施救。近日召開的中國科協第52期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上,多位急救專家呼吁盡快在我國普及自動體外除顫儀并由政府實行“免責”。

  僅2010年發生在首都機場的猝死事件達22起,其中16起為心臟性猝死。近年來,我國心臟性猝死發病率不斷攀升,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于波提供的數字顯示,我國每年因心臟性猝死54.4萬人,這相當于每天有近1500人死于心臟性猝死。一些病例發生在長期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身上,而另一類則因精神緊張或極度勞累所致猝死。發病都是由于心臟無節奏的收縮,從而使大腦和其他重要器官不能得到血液供應。

  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宗浩介紹說,此種病人存活的關鍵在于搶救的速度。除了進行心肺復蘇(人工呼吸和擠壓心臟),絕大多數的心臟驟停病人所需的是立即電擊除顫,促使心臟恢復正常有節律的跳動。當病人在1分鐘內接受電除顫,存活機會達到90%。如果10分鐘后才進行電擊除顫,病人存活的機會就下降到不足5%。在一座交通擁堵的大城市,急救醫療人員到達現場往往超過10分鐘。因此,他把發病現場配備的自動體外除顫儀看作是心臟性猝死的“滅火器”。

  2005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曾就自動體外除顫儀的推廣發表致全美人民的電臺演講。他說,用該儀器救人性命的真實故事數不勝數:在芝加哥Ohare機場裝備自動體外除顫儀的最初6個月,有11位突發心臟驟停病人中間的9位獲救,在拉斯維加斯的飯店和賭場中,自動體外除顫儀使得急救存活率從14%提高到57%。

  在此前后,美國推出公眾除顫入門計劃,國會及各州相繼出臺法案議案,鼓勵在公共場所或私人領地內使用自動體外除顫儀,并對“樂善好施”的人使用除顫儀給與緊急處理時,免除其一切個人責任。通過上述方法提高院外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

  李宗浩一直致力于推動自動體外除顫儀在我國的廣泛普及,但讓他覺得遺憾的是,直到現在,國內公共場所也只有北京、上海,重慶等幾個機場配備了少量,而且還面臨著會用的人少,無免責,會用的人也不敢用的尷尬,更多的公共場所則完全是空白。

  自動體外除顫儀最大的特點是,“非醫務人員經過20分鐘培訓就能使用”,與病人身體接通后,儀器完全可以自己判斷是否需要除顫,多大強度除顫。李宗浩告訴記者。中南大學湘雅二院主任醫師熊光仲則表示:“3—5萬元一臺的價格比CT、彩超等儀器便宜得多,但因為只在突發事件時才會用到,很多醫院都沒有普及”,他認為目前至少應先在救護車上普及這種儀器。

  對公眾的培訓,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主任史若飛建議應該借鑒歐美及我國臺灣等地的經驗,把心肺復蘇、自動除顫等知識帶進中學生的課堂。李宗浩建議,國家衛生行政部門應授權國家行業協會制訂規范的心肺復蘇、自動體外除顫培訓教學計劃,通過考核考試獲證,讓更多的人學會使用該儀器,同時呼吁國家制定相關的免責法規,讓更多心臟性猝死病人在關鍵時刻獲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