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如何破解大型科研儀器閑置浪費嚴重現象?
[2017/7/18]
科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科技強國的基礎,是推動產業科技進步的基礎,科學儀器的自我裝備水平是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及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我國已經發展為科學技術體系較為完備、科技人力資源世界第一、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的科學技術大國。這可以說是歸功于一直以來,國家對于科研創新的高度重視,不斷投入大量人力以及財力,購置大型儀器設備,以滿足科研工作需求。但隨著儀器設備的逐年增多,設備利用率低下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的科學儀器設備的數量已超過英國等西方國家,但許多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不到25%,儀器設備閑置浪費現象嚴重。
由于我國的大型儀器資源多分散在眾多的科研單位、高校及大型企業中,部門與單位之間缺乏溝通的渠道,導致大量儀器設備重復購置。例如,Modis衛星接收系統,該設備在英國、法國、德國等大部分歐洲國家僅有一套,而在我國有多達17套,此外還有80套的購買計劃等待實施。從發達國家170%-200%的儀器設備利用率,也可以看出我國大型儀器存在著嚴重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
資金投入不合理,也是導致資源浪費的原因之一。部分大型儀器購置時只為了滿足一時之需,卻忽略了設備效益產出問題。采購人員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前期購置論證工作不足,以至儀器使用率和使用效益明顯偏低。
此外,各單位對于儀器設備的封閉式管理和布局分散,也導致儀器共享受限。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使得技資源分布狀況的信息網絡不健全,供求存在錯位。大型企業、以及科研單位不知道誰想共享自己的資源,而不能提供共享服務,而一些小型企業以及其他科研單位不知道該去何處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源,這對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科研創新水平的提升也十分不利。
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打破信息閉塞,向社會開放大型科學儀器資源,為各單位之間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為中小型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近年來,我國正不斷實行資源共享開放對策。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
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目前,四川、江蘇、貴州、廣西等地紛紛開始建設科研儀器共享平臺,同時還提供儀器共享補助資金,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2017年1月,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揭牌,聚集了15個大類、1300余臺套具有軍民融合特色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不僅服務于國家重大科技研發,更側重為“勢單力薄”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4月10日,廣西大型科研儀器共享網絡管理及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并與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對接,納入的大型科研儀器有992臺/套;同年6月,貴州成功建立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省級網絡管理平臺和省級在線服務平臺,實現1740條服務項目、2887臺(套)儀器設備“共享”;7月9日,江蘇南京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大型科研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南京4000多臺科研設施設備納入平臺開放共享,這4000多臺儀器設備總價值達40多億元……這些儀器共享平臺的建立,成功地整合了社會資源,為企業創新創業降低成本。
其次,在建立起儀器共享平臺的基礎上,還要繼續投入建設,將各地已建立的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有效連接,并且逐步擴大共享儀器的種類和數量,最終形成一個形成全國大型儀器協作共用服務網絡和大型儀器數據信息庫,實現科學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共享。
從長遠來看,實現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對于我國科技水平的持續提升有著重要意義。避免了重復購置,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科研資金,投入到更多新的科研項目,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和研發投入,助推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
據數據統計,目前,我國擁有的科學儀器設備的數量已超過英國等西方國家,但許多儀器設備的利用率不到25%,儀器設備閑置浪費現象嚴重。
由于我國的大型儀器資源多分散在眾多的科研單位、高校及大型企業中,部門與單位之間缺乏溝通的渠道,導致大量儀器設備重復購置。例如,Modis衛星接收系統,該設備在英國、法國、德國等大部分歐洲國家僅有一套,而在我國有多達17套,此外還有80套的購買計劃等待實施。從發達國家170%-200%的儀器設備利用率,也可以看出我國大型儀器存在著嚴重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
資金投入不合理,也是導致資源浪費的原因之一。部分大型儀器購置時只為了滿足一時之需,卻忽略了設備效益產出問題。采購人員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前期購置論證工作不足,以至儀器使用率和使用效益明顯偏低。
此外,各單位對于儀器設備的封閉式管理和布局分散,也導致儀器共享受限。缺乏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使得技資源分布狀況的信息網絡不健全,供求存在錯位。大型企業、以及科研單位不知道誰想共享自己的資源,而不能提供共享服務,而一些小型企業以及其他科研單位不知道該去何處尋找自己所需的資源,這對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科研創新水平的提升也十分不利。
要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打破信息閉塞,向社會開放大型科學儀器資源,為各單位之間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為中小型企業創新技術研發提供良好的環境與條件。
近年來,我國正不斷實行資源共享開放對策。2014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的意見》,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儀器、統一規范、功能強大的專業化、網絡化管理服務體系。
在今年兩會期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了“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臺”。目前,四川、江蘇、貴州、廣西等地紛紛開始建設科研儀器共享平臺,同時還提供儀器共享補助資金,推動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2017年1月,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揭牌,聚集了15個大類、1300余臺套具有軍民融合特色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不僅服務于國家重大科技研發,更側重為“勢單力薄”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服務;4月10日,廣西大型科研儀器共享網絡管理及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并與國家網絡管理平臺對接,納入的大型科研儀器有992臺/套;同年6月,貴州成功建立大型科研儀器開放共享的省級網絡管理平臺和省級在線服務平臺,實現1740條服務項目、2887臺(套)儀器設備“共享”;7月9日,江蘇南京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大型科研儀器共享服務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南京4000多臺科研設施設備納入平臺開放共享,這4000多臺儀器設備總價值達40多億元……這些儀器共享平臺的建立,成功地整合了社會資源,為企業創新創業降低成本。
其次,在建立起儀器共享平臺的基礎上,還要繼續投入建設,將各地已建立的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有效連接,并且逐步擴大共享儀器的種類和數量,最終形成一個形成全國大型儀器協作共用服務網絡和大型儀器數據信息庫,實現科學數據等信息資源的共享。
從長遠來看,實現科研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對于我國科技水平的持續提升有著重要意義。避免了重復購置,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科研資金,投入到更多新的科研項目,有效降低研發成本和研發投入,助推我國從科技大國邁向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