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2017首季度國家制劑出口7.7億美元 呈回穩增長態勢
[2017/5/3]
2016年,受主要經濟體需求不振,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長動力不足,國內監管趨嚴及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我國醫藥外貿發展整體進入低速增長期,同比增長不足1%。而受累于世界經濟周期性影響及跨國企業業績下滑,我國制劑外貿也蒙上了一層陰影,2016年同比僅小幅增長3.8%,但本土制劑企業的表現有向好之勢。

出口低位企穩,進口持續增長
2016年,我國西藥制劑出口總額31.9億美元,同比小幅下跌0.24%,規;九c2015年持平。而在2012年前,我國西藥制劑出口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增幅,雖然過去三四年,我西藥制劑出口增幅有下降之勢,但依舊以10%左右的增幅增長,去年西藥制劑出口出現歷年來首次下滑,反映外需疲軟,醫藥外貿綜合競爭力青黃不接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出口依舊面臨較大困難。
從規模看,一季度開局較弱,1~3月份增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均在8%以上,4月份以來出口規模逐月上升,環比增速逐漸加大,并在8月份單月達到3.12億美元。進入9月份,出口再次收緊,增幅收窄,并再次出現負增長局面。但從數量來看,全年單月出口數量一直處于穩中有增態勢,價格下跌較為嚴重。
2016年,我國制劑進口1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7%,是2014年的3倍多。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管理創新和政策新趨勢,國內市場擴容帶來的強勁市場潛力以及國際市場的不景氣,迫使眾多國際企業將目光轉向中國,加大了對我國醫藥市場的開拓力度。從單月增速來看,除4月份同比略有下降外,多數月份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長。
加工貿易出口表現良好,倉儲轉口貿易出口大幅下跌
2016年,我國西藥制劑加工貿易出口10.4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5%,高于整體增幅49個百分點,占我制劑出口總額的32.7%,比去年同期高18.7個百分點。其中來料加工貿易出口以外資在華企業為主,主要出口地區為韓國、澳大利亞、東盟、英國和香港,而在進料加工貿易中,中外企業平分秋色,其中本土企業出口以非洲、美國、南美等市場為主,外資則以澳大利亞、丹麥和西班牙等地區為主。相比之下,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出口同比大幅下跌44%,占制劑整體出口的12.95%,同比2015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則基本與去年持平。
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大宗普藥類產品價格持續走低
2016年,我國共有69種西藥制劑對外出口,抗腫瘤、抗癌類、精神類、抗病毒類、抗高血壓及降血脂類等系列高附加值制劑產品出口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成為拉動西藥制劑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抗癌和精神類藥品出口已經突破1億美元,且增速在三位數以上,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和英國,而降血脂類和一些預防動脈硬化類高附加值制劑的出口則以德國、英國、荷蘭等歐盟市場為主。
激素類藥品在經歷前幾年的快速增長后,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導致2016年出口陡降25.7%,其中以胰島素類藥品和皮質甾類藥品的下滑最為顯著。從單月出口增速來看,激素類藥品出口呈逐步回升態勢,6月份出口結束了連續五個月的負增長,實現了20%的正增長,下半年出口量逐步回升,但價格一直下跌較為嚴重,直到12月份再次扭轉局面,實現了量價齊升,拉動當月出口額同比增幅高達345.87%,推動當月出口占激素類藥品年度出口總額的30%。
青霉素類、頭孢類藥品在經過幾年低速增長后,2016年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9.5%和17.4%,但價格依舊持續走低,同比下跌了5.8%和14.8%,尤以對非出口價格下跌最為嚴重,這一方面與非洲當地支付能力下降有關,另一方面我國制劑企業間以及與印度企業間的競爭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而對歐盟等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價格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說明隨著越來越多的制劑企業通過歐盟GMP認證,委托加工和自主出口步伐進一步加快。
對美出口增長較快,歐盟、澳大利亞市場下滑嚴重
2016年,我對美國西藥制劑出口增長41.7%,占我制劑出口總額的9.2%,比整體出口增速高41.5個百分點,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本土企業是對美出口的主力軍,且前四名均為在美進行仿制藥注冊并實現自主品牌銷售的企業,出口額都在1700萬美元以上,且同比增幅均超過20%。相比之下,我西藥制劑對歐盟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市場出口出現顯著下滑,其中,對歐盟出口下降17%,主要出口市場英國、荷蘭、丹麥等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這主要與阿斯利康、西安楊森、諾和諾德等外企有關,我本土企業對這幾個市場出口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但以代加工業務為主;對澳大利亞出口下跌11%,仍以保稅區轉口貿易為主,且主要與阿斯利康、默沙東、惠氏等跨國企業業務下滑有關,齊魯制藥等本土制藥對澳大利亞出口增長加快,但所占比例依舊不高。
亞非表現平穩,南美首現下滑
亞洲一直是我西藥制劑出口最重要的市場,所占比重達55%。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亞出口12.7億美元,同比增長4.6%,主要出口地區為韓國、印度、東盟、香港和日本,其中對韓國和香港的出口以跨國企業和保稅區轉口貿易為主,對日本的出口主要由一些日資企業拉動,而對印度的出口則主要為本土企業,且以抗生素類藥品為主。
東盟一直是我西藥制劑出口的重要市場,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東盟出口3.8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1.8%。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是我對東盟出口前五大市場,占我對東盟西藥制劑出口總額的85.6%,我對這幾大市場的制劑出口額均在4500萬美元以上。從出口增速看,我對泰國、菲律賓和越南制劑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達到6.7%、17%和9.4%,而對馬拉西亞、緬甸、新加坡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分別達到14%、8.6%和10.7%,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和跨國企業業務下滑是主要動因。除了馬來西亞外,中國本土企業對東盟市場的開拓基本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其中對菲律賓、越南、緬甸等東盟國家的出口以本土企業為主,無錫美錫、瑞陽制藥、石藥集團等都有不俗表現。
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非出口4.68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受非洲經濟不振及支付能力下降影響,對非出口藥品價格全線下跌,致使對民主剛果、埃及、南非、安哥拉等幾個市場出口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特別是青蒿素藥品出口下降幅度較大。相比之下,尼日利亞、馬里、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幾個市場在經歷前兩年的大幅下滑后,2016年實現了較大幅度回升,同比增幅分別達到5.9%、36.7%、79%和70.4%。
南美作為我西藥制劑企業重點關注和開發的市場,近年來一直保持了較為穩定快速的增長。但自8月份以來,我對南美制劑出口開始出現下滑,且下跌幅度在20%以上,其中對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幾個市場下滑最為嚴重,這主要與當地以石油作為經濟支柱,油品價格下跌導致貨幣貶值嚴重,支付能力嚴重下降有關。相比之下,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通過秘魯現場檢查,參與當地招標,我對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南美市場出口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國內化藥市場擴容推動進口持續穩定增長
2016年,我制劑進口依舊以歐盟為主,占我制劑進口總額的72.2%。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瑞典為前五大進口市場,占據了制劑進口總額的58.5%,且除從英國和意大利進口增長有所放緩外,從其他主要市場的進口基本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些主要的進口代理商永裕醫藥、科園信海、上海醫藥等進口業務增幅均在20%以上,國內化藥市場擴容是進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2016年,我國重點公立醫院化藥用藥規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超過8%,輝瑞的立普妥、賽諾菲的波立維、羅氏的卡培他濱等依舊在國內市場占據60%以上的份額,而武田的亮丙瑞林等藥物進口也有大幅增長之勢。
2017年一季度制劑出口呈現回穩向好
今年一季度,制劑出口呈現回穩向好之勢,出口額達7.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傳統抗生素類藥品、維生素類藥品以及激素類藥品和胰島素類藥品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從市場來看,我制劑對歐盟、美國、東盟等市場出口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71%、25%和15%,但對南美和韓國的出口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展望未來,當前世界經濟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整體外貿形勢大幅好轉可能性較小。
總體來看,國內制劑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形式日益多樣化,綠葉、人福、華海、復星陸續收購歐美印企業,拓展仿制藥生產線,恒瑞、正大天晴、石藥在研產品授權給跨國企業,研發和國際上市步伐進一步加快,泰德、華藥等企業加大日本市場開拓力度,未來我制劑對發達國家市場出口有望加快。盡管如此,美國特朗普上臺廢除奧巴馬醫改,擬對藥品審評和生物醫藥領域改革,英國脫歐、意大利公投、歐洲經濟復蘇緩慢,日韓受政治影響經濟發展下行,非洲南美新興經濟體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金融條件收緊影響支付能力進一步下降等都為我制劑出口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出口低位企穩,進口持續增長
2016年,我國西藥制劑出口總額31.9億美元,同比小幅下跌0.24%,規;九c2015年持平。而在2012年前,我國西藥制劑出口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增幅,雖然過去三四年,我西藥制劑出口增幅有下降之勢,但依舊以10%左右的增幅增長,去年西藥制劑出口出現歷年來首次下滑,反映外需疲軟,醫藥外貿綜合競爭力青黃不接狀況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出口依舊面臨較大困難。
從規模看,一季度開局較弱,1~3月份增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均在8%以上,4月份以來出口規模逐月上升,環比增速逐漸加大,并在8月份單月達到3.12億美元。進入9月份,出口再次收緊,增幅收窄,并再次出現負增長局面。但從數量來看,全年單月出口數量一直處于穩中有增態勢,價格下跌較為嚴重。
2016年,我國制劑進口141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7%,是2014年的3倍多。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管理創新和政策新趨勢,國內市場擴容帶來的強勁市場潛力以及國際市場的不景氣,迫使眾多國際企業將目光轉向中國,加大了對我國醫藥市場的開拓力度。從單月增速來看,除4月份同比略有下降外,多數月份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長。
加工貿易出口表現良好,倉儲轉口貿易出口大幅下跌
2016年,我國西藥制劑加工貿易出口10.44億美元,同比增長48.85%,高于整體增幅49個百分點,占我制劑出口總額的32.7%,比去年同期高18.7個百分點。其中來料加工貿易出口以外資在華企業為主,主要出口地區為韓國、澳大利亞、東盟、英國和香港,而在進料加工貿易中,中外企業平分秋色,其中本土企業出口以非洲、美國、南美等市場為主,外資則以澳大利亞、丹麥和西班牙等地區為主。相比之下,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出口同比大幅下跌44%,占制劑整體出口的12.95%,同比2015年下降了10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則基本與去年持平。
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大宗普藥類產品價格持續走低
2016年,我國共有69種西藥制劑對外出口,抗腫瘤、抗癌類、精神類、抗病毒類、抗高血壓及降血脂類等系列高附加值制劑產品出口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成為拉動西藥制劑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抗癌和精神類藥品出口已經突破1億美元,且增速在三位數以上,主要出口市場為美國和英國,而降血脂類和一些預防動脈硬化類高附加值制劑的出口則以德國、英國、荷蘭等歐盟市場為主。
激素類藥品在經歷前幾年的快速增長后,出現了量價齊跌的情況,導致2016年出口陡降25.7%,其中以胰島素類藥品和皮質甾類藥品的下滑最為顯著。從單月出口增速來看,激素類藥品出口呈逐步回升態勢,6月份出口結束了連續五個月的負增長,實現了20%的正增長,下半年出口量逐步回升,但價格一直下跌較為嚴重,直到12月份再次扭轉局面,實現了量價齊升,拉動當月出口額同比增幅高達345.87%,推動當月出口占激素類藥品年度出口總額的30%。
青霉素類、頭孢類藥品在經過幾年低速增長后,2016年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9.5%和17.4%,但價格依舊持續走低,同比下跌了5.8%和14.8%,尤以對非出口價格下跌最為嚴重,這一方面與非洲當地支付能力下降有關,另一方面我國制劑企業間以及與印度企業間的競爭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而對歐盟等發達國家市場的出口價格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提升,說明隨著越來越多的制劑企業通過歐盟GMP認證,委托加工和自主出口步伐進一步加快。
對美出口增長較快,歐盟、澳大利亞市場下滑嚴重
2016年,我對美國西藥制劑出口增長41.7%,占我制劑出口總額的9.2%,比整體出口增速高41.5個百分點,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本土企業是對美出口的主力軍,且前四名均為在美進行仿制藥注冊并實現自主品牌銷售的企業,出口額都在1700萬美元以上,且同比增幅均超過20%。相比之下,我西藥制劑對歐盟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市場出口出現顯著下滑,其中,對歐盟出口下降17%,主要出口市場英國、荷蘭、丹麥等出現了不同程度下跌,這主要與阿斯利康、西安楊森、諾和諾德等外企有關,我本土企業對這幾個市場出口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但以代加工業務為主;對澳大利亞出口下跌11%,仍以保稅區轉口貿易為主,且主要與阿斯利康、默沙東、惠氏等跨國企業業務下滑有關,齊魯制藥等本土制藥對澳大利亞出口增長加快,但所占比例依舊不高。
亞非表現平穩,南美首現下滑
亞洲一直是我西藥制劑出口最重要的市場,所占比重達55%。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亞出口12.7億美元,同比增長4.6%,主要出口地區為韓國、印度、東盟、香港和日本,其中對韓國和香港的出口以跨國企業和保稅區轉口貿易為主,對日本的出口主要由一些日資企業拉動,而對印度的出口則主要為本土企業,且以抗生素類藥品為主。
東盟一直是我西藥制劑出口的重要市場,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東盟出口3.8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1.8%。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是我對東盟出口前五大市場,占我對東盟西藥制劑出口總額的85.6%,我對這幾大市場的制劑出口額均在4500萬美元以上。從出口增速看,我對泰國、菲律賓和越南制劑出口增長較快,增幅分別達到6.7%、17%和9.4%,而對馬拉西亞、緬甸、新加坡則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跌,同比跌幅分別達到14%、8.6%和10.7%,保稅區倉儲轉口貿易和跨國企業業務下滑是主要動因。除了馬來西亞外,中國本土企業對東盟市場的開拓基本呈現快速增長之勢,其中對菲律賓、越南、緬甸等東盟國家的出口以本土企業為主,無錫美錫、瑞陽制藥、石藥集團等都有不俗表現。
2016年,我西藥制劑對非出口4.68億美元,同比小幅增長2%,受非洲經濟不振及支付能力下降影響,對非出口藥品價格全線下跌,致使對民主剛果、埃及、南非、安哥拉等幾個市場出口出現了較大程度的下降,特別是青蒿素藥品出口下降幅度較大。相比之下,尼日利亞、馬里、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幾個市場在經歷前兩年的大幅下滑后,2016年實現了較大幅度回升,同比增幅分別達到5.9%、36.7%、79%和70.4%。
南美作為我西藥制劑企業重點關注和開發的市場,近年來一直保持了較為穩定快速的增長。但自8月份以來,我對南美制劑出口開始出現下滑,且下跌幅度在20%以上,其中對巴西、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幾個市場下滑最為嚴重,這主要與當地以石油作為經濟支柱,油品價格下跌導致貨幣貶值嚴重,支付能力嚴重下降有關。相比之下,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通過秘魯現場檢查,參與當地招標,我對秘魯、厄瓜多爾、玻利維亞等南美市場出口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國內化藥市場擴容推動進口持續穩定增長
2016年,我制劑進口依舊以歐盟為主,占我制劑進口總額的72.2%。德國、意大利、法國、英國和瑞典為前五大進口市場,占據了制劑進口總額的58.5%,且除從英國和意大利進口增長有所放緩外,從其他主要市場的進口基本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一些主要的進口代理商永裕醫藥、科園信海、上海醫藥等進口業務增幅均在20%以上,國內化藥市場擴容是進口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2016年,我國重點公立醫院化藥用藥規模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幅超過8%,輝瑞的立普妥、賽諾菲的波立維、羅氏的卡培他濱等依舊在國內市場占據60%以上的份額,而武田的亮丙瑞林等藥物進口也有大幅增長之勢。
2017年一季度制劑出口呈現回穩向好
今年一季度,制劑出口呈現回穩向好之勢,出口額達7.7億美元,同比增長10.9%,傳統抗生素類藥品、維生素類藥品以及激素類藥品和胰島素類藥品都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從市場來看,我制劑對歐盟、美國、東盟等市場出口都有較大幅度增長,同比增幅分別達到71%、25%和15%,但對南美和韓國的出口出現了較大幅度下滑。展望未來,當前世界經濟依舊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整體外貿形勢大幅好轉可能性較小。
總體來看,國內制劑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形式日益多樣化,綠葉、人福、華海、復星陸續收購歐美印企業,拓展仿制藥生產線,恒瑞、正大天晴、石藥在研產品授權給跨國企業,研發和國際上市步伐進一步加快,泰德、華藥等企業加大日本市場開拓力度,未來我制劑對發達國家市場出口有望加快。盡管如此,美國特朗普上臺廢除奧巴馬醫改,擬對藥品審評和生物醫藥領域改革,英國脫歐、意大利公投、歐洲經濟復蘇緩慢,日韓受政治影響經濟發展下行,非洲南美新興經濟體受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金融條件收緊影響支付能力進一步下降等都為我制劑出口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