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腫瘤基因診斷市場爆發 二代測序技術成為重要推力
[2017/1/5]
腫瘤本身就是一種基因病,腫瘤細胞的基因在不斷的發生突變,腫瘤組織是動態變化的,每個時期所檢測出來的基因組可能都有發生變化,目前相關的知識和數據均處在摸索和積累階段,仍然需要不斷的臨床實踐和研究投入。
基因檢測包括:PCR,FISH,芯片技術,基因測序。基因測序技術是基因檢測的一種。基因測序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PCR、FISH和芯片技術,主要是通過已知序列去調查特定確定的片段序列或位點的有或無,重點在“檢”,而基因測序技術是把基因序列上的核苷酸一個一個的測出來,重點在“測”。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雖然業內有很多觀點認為,由于基因測序的精準度最高,隨著基因測序的成本下降,最終測序技術將取代PCR、FISH和芯片技術。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首先FISH技術,由于在細胞原位的特殊性,結合了細胞病理形態,就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次,腫瘤異質性的存在,許多腫瘤的驅動基因,是基于拷貝數的改變,或者合并基因突變和重排。拷貝數結合突變重排的變化,就不僅需要全外顯子甚至全基因組進行深度測序。但是一些明確意義的點突變和重排和拷貝數變化,目前有許多成熟技術可以輕松應對,用all in one的思路來看待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就如有了高鐵,就不需要特快列車和貨運列車,有了核武器這樣巨大的殺傷性武器,就無需常規武器一樣幼稚。
測序應用的分類
(一)非人類基因組應用包括:科學研究、農業應用、環境污染監測等。
(二)與人類基因組及健康疾病相關的應用主要包括:司法鑒定、消費級應用、醫療級應用三大類。
目前,醫療級應用主要有:生殖健康(NIPT、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遺傳性疾病檢測、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藥物基因組學及新藥研發、體檢及疾病篩查、醫學基礎研究、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腫瘤診斷及治療等。醫療級應用的基因測序技術,是精準醫療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因測序技術應用的熱點。
腫瘤NGS的應用現狀
根據市場的測算,在所有這些應用中,目前針對人類第一大殺手疾病—腫瘤的基因測序將會占比最高,市場需求最大。關于國內的腫瘤測序市場規模方面,可以做個簡單的測算,目前每年新增癌癥患者300萬人左右,且發病率呈上漲趨勢。每個病人的診療花費大約在10萬,整個市場規模大約在3000億,而根據醫療過程中,藥、檢、診所占的比例,腫瘤的基因診斷市場規模可達百億級別。
關于腫瘤的NGS基因檢測,目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實體瘤的突變基因組panel測序,一類是外周血和尿液的液體活檢。ctDNA是液體活檢的一部分,液體活檢還包括CTC和外泌體的檢測。
目前國內最頂級的三甲醫院,如協和醫院病理科,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都已經能自主根據臨床的需要,依托自身醫學分子實驗室的強大技術實力,開發實體瘤或者血液腫瘤的NGS panel。并為臨床治療提供專業的測序檢測及專業的數據解讀病理報告。
但正如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應建明教授指出,實體瘤NGS panel只是測量實體腫瘤的某一時刻的狀態。這一點對初診患者的用藥指導是非常有及時必要的。但是如果對患者而言,從初診指導用藥到追蹤腫瘤耐藥進展的全過程,人體內腫瘤的狀態是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另外考慮到一些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的癌癥患者,如果僅僅取某個部位的癌組織,并不能反應患者的整體情況;還有一些已經實施減少腫瘤負荷的術后患者,再次對組織穿刺取樣又不好操作。因此開展基于NGS的液體活檢,以及基于FISH的CTC后期檢測也有很強的臨床需求。
腫瘤NGS面臨的挑戰
實際上,基因測序服務并非大家通常所理解的僅僅是測序,這只是其中的一步。整個過程實際上包括:樣本處理(提取、建庫及捕獲),上機測序,架構算法及數據處理,醫學注釋對應解讀及問題解決。在這四個步驟中,除了上機測序只需要買lifel technology, illumina等公司的測序儀直接測,沒有什么專業壁壘之外,其他三個步驟對醫學及計算機生物信息和遺傳學專業水平要求更大,更能顯示一個臨床病理診斷實驗室的專業水平。
架構算法方面,雖然有傳統的開源算法可以模仿,但這些算法最開始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準確度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專業的生物信息團隊進行優化提升。從測序儀測序得到的原始數據,需要后期經過基因組的比對,數據的過濾篩選等多個步驟才能得到基因組上的變異信息,從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基因數據分析和解讀也是基因測序服務的關鍵環節。
最后是醫學注釋和解讀,拿到了準確的患者基因情況,需要根據最新的臨床醫學研究進展,對患者的基因情況進行醫學解讀,這就對醫學解讀團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既懂得生物信息學的臨床醫學研究生來完成工作。因為目前對腫瘤的認知還在不斷進步中,因此,這部分工作還帶有一定的探索性,除了對既有的知識的認知,還需要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以發現新的突變和藥物靶點。
另外,標本數據的積累,數據庫的構建也十分重要,這需要生物信息團隊和醫學解讀團隊協作來完成,對硬件和軟件都有較高的要求。一些頂級三甲醫院都有自己的數據庫,并且都在不斷的收集數據,但是醫院之間的臨床數據無法共享。缺乏臨床資料,病理診斷及后期隨訪資料的基因數據庫,并不能發揮出應用的價值。我們目前只能期待醫院的數據庫能在國家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快速實現中國人群眾的基因疾病數據積累,服務于中國人民。
基因檢測包括:PCR,FISH,芯片技術,基因測序。基因測序技術是基因檢測的一種。基因測序目前主要有一代測序(Sanger測序)、二代測序(illumina/Life Tech)、三代測序(單分子測序)等。PCR、FISH和芯片技術,主要是通過已知序列去調查特定確定的片段序列或位點的有或無,重點在“檢”,而基因測序技術是把基因序列上的核苷酸一個一個的測出來,重點在“測”。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二代測序,即NGS。
雖然業內有很多觀點認為,由于基因測序的精準度最高,隨著基因測序的成本下降,最終測序技術將取代PCR、FISH和芯片技術。但我們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首先FISH技術,由于在細胞原位的特殊性,結合了細胞病理形態,就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其次,腫瘤異質性的存在,許多腫瘤的驅動基因,是基于拷貝數的改變,或者合并基因突變和重排。拷貝數結合突變重排的變化,就不僅需要全外顯子甚至全基因組進行深度測序。但是一些明確意義的點突變和重排和拷貝數變化,目前有許多成熟技術可以輕松應對,用all in one的思路來看待新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就如有了高鐵,就不需要特快列車和貨運列車,有了核武器這樣巨大的殺傷性武器,就無需常規武器一樣幼稚。
測序應用的分類
(一)非人類基因組應用包括:科學研究、農業應用、環境污染監測等。
(二)與人類基因組及健康疾病相關的應用主要包括:司法鑒定、消費級應用、醫療級應用三大類。
目前,醫療級應用主要有:生殖健康(NIPT、植入前胚胎遺傳學診斷)、遺傳性疾病檢測、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藥物基因組學及新藥研發、體檢及疾病篩查、醫學基礎研究、腸道微生物宏基因組、腫瘤診斷及治療等。醫療級應用的基因測序技術,是精準醫療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因測序技術應用的熱點。
腫瘤NGS的應用現狀
根據市場的測算,在所有這些應用中,目前針對人類第一大殺手疾病—腫瘤的基因測序將會占比最高,市場需求最大。關于國內的腫瘤測序市場規模方面,可以做個簡單的測算,目前每年新增癌癥患者300萬人左右,且發病率呈上漲趨勢。每個病人的診療花費大約在10萬,整個市場規模大約在3000億,而根據醫療過程中,藥、檢、診所占的比例,腫瘤的基因診斷市場規模可達百億級別。
關于腫瘤的NGS基因檢測,目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實體瘤的突變基因組panel測序,一類是外周血和尿液的液體活檢。ctDNA是液體活檢的一部分,液體活檢還包括CTC和外泌體的檢測。
目前國內最頂級的三甲醫院,如協和醫院病理科,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都已經能自主根據臨床的需要,依托自身醫學分子實驗室的強大技術實力,開發實體瘤或者血液腫瘤的NGS panel。并為臨床治療提供專業的測序檢測及專業的數據解讀病理報告。
但正如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的應建明教授指出,實體瘤NGS panel只是測量實體腫瘤的某一時刻的狀態。這一點對初診患者的用藥指導是非常有及時必要的。但是如果對患者而言,從初診指導用藥到追蹤腫瘤耐藥進展的全過程,人體內腫瘤的狀態是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另外考慮到一些發現時已經發生轉移的癌癥患者,如果僅僅取某個部位的癌組織,并不能反應患者的整體情況;還有一些已經實施減少腫瘤負荷的術后患者,再次對組織穿刺取樣又不好操作。因此開展基于NGS的液體活檢,以及基于FISH的CTC后期檢測也有很強的臨床需求。
腫瘤NGS面臨的挑戰
實際上,基因測序服務并非大家通常所理解的僅僅是測序,這只是其中的一步。整個過程實際上包括:樣本處理(提取、建庫及捕獲),上機測序,架構算法及數據處理,醫學注釋對應解讀及問題解決。在這四個步驟中,除了上機測序只需要買lifel technology, illumina等公司的測序儀直接測,沒有什么專業壁壘之外,其他三個步驟對醫學及計算機生物信息和遺傳學專業水平要求更大,更能顯示一個臨床病理診斷實驗室的專業水平。
架構算法方面,雖然有傳統的開源算法可以模仿,但這些算法最開始主要應用于科研領域,準確度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需要專業的生物信息團隊進行優化提升。從測序儀測序得到的原始數據,需要后期經過基因組的比對,數據的過濾篩選等多個步驟才能得到基因組上的變異信息,從而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參考。基因數據分析和解讀也是基因測序服務的關鍵環節。
最后是醫學注釋和解讀,拿到了準確的患者基因情況,需要根據最新的臨床醫學研究進展,對患者的基因情況進行醫學解讀,這就對醫學解讀團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既懂得生物信息學的臨床醫學研究生來完成工作。因為目前對腫瘤的認知還在不斷進步中,因此,這部分工作還帶有一定的探索性,除了對既有的知識的認知,還需要一定的研究分析能力,以發現新的突變和藥物靶點。
另外,標本數據的積累,數據庫的構建也十分重要,這需要生物信息團隊和醫學解讀團隊協作來完成,對硬件和軟件都有較高的要求。一些頂級三甲醫院都有自己的數據庫,并且都在不斷的收集數據,但是醫院之間的臨床數據無法共享。缺乏臨床資料,病理診斷及后期隨訪資料的基因數據庫,并不能發揮出應用的價值。我們目前只能期待醫院的數據庫能在國家的政策和資金的支持下,快速實現中國人群眾的基因疾病數據積累,服務于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