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美科學家首次使用激光束控制心臟跳動
[2011/5/19]
美國科學家首次使用激光束控制了心臟的跳動。這一發現為人類探索心臟奧秘翻開了新的一頁,也使光控心臟起搏器的問世成為可能。
普通的心臟起搏器是通過微弱的脈沖電流刺激心肌細胞,進而調整心跳的節律。早在1967年,電信號起搏器面市不久,科學家就發現光能夠提高心臟的跳動頻率,但由于條件所限,人們還不懂得如何控制它。
直到2008年,日本的一個研究團隊才使用一種近紅外激光束,成功地控制了一團離體心肌細胞的搏動。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控制整個心臟。
但有一個人還沒死心。Michael Jenkins是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的一名生物醫學工程師,他閱讀了1967年的發現之后,決計將這項實驗繼續下去。他和他的同事使用激光束照射一些鵪鶉的離體活胚胎,這些胚胎只有2~3天大,其心臟體積只有2立方毫米,比一團心肌細胞大不了多少,是非常合適的實驗材料。
奇跡出現了。Jenkins發現,胚胎的心跳跟激光的脈沖頻率同步了起來。研究者嘗試調整脈沖頻率,先從每秒2~3次開始,然后逐漸減慢,但結果依然如故,脈沖頻率變化的幅度甚至可達50%。Jenkins的研究團隊將這一結果發表在8月15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隨后,研究小組測試了不同能量的激光,來尋找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那一束。結果表明,0.8焦耳/平方厘米的激光不會對心臟造成傷害;當能量提高到五倍時,受試的心肌細胞就被烤焦了。
Jenkins表示,雖然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實驗,才能確定這些心肌細胞究竟是不是真的毫發無傷,但這次的結果毫無疑問是意義重大的。“我們想知道先天性心臟病是如何形成的,也想知道心臟搏動頻率是怎樣一步步發生變化的。”Jenkins說,“我們更想使用一種無創的手段來治療心臟疾病。”
日本大阪大學的生物物理學家Nicholas Smith是使用激光控制心肌細胞的第一人,他表示Jenkins的研究是一項重大突破。“我非常高興看到這一進展,這是世界上首次用激光調控了整顆心臟。如果這項研究能夠深入下去,人們將會發現,激光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要深入挖掘下去,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有一些問題還等待科學家來解答。首當其沖的就是激光究竟是如何刺激心臟工作的,盡管許多科學家猜測是因為激光影響了細胞的溫度,但這一機制還沒有得到證實;第二,目前Jenkins還無法確定他的研究結果能不能應用于體積更大的成熟心臟。
Smith表示,如果上述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并且能確保心臟不會受到損傷的話,激光就很有可能應用于臨床治療,比如心臟手術或者起搏器的移植。
普通的心臟起搏器是通過微弱的脈沖電流刺激心肌細胞,進而調整心跳的節律。早在1967年,電信號起搏器面市不久,科學家就發現光能夠提高心臟的跳動頻率,但由于條件所限,人們還不懂得如何控制它。
直到2008年,日本的一個研究團隊才使用一種近紅外激光束,成功地控制了一團離體心肌細胞的搏動。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能夠控制整個心臟。
但有一個人還沒死心。Michael Jenkins是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凱斯西儲大學的一名生物醫學工程師,他閱讀了1967年的發現之后,決計將這項實驗繼續下去。他和他的同事使用激光束照射一些鵪鶉的離體活胚胎,這些胚胎只有2~3天大,其心臟體積只有2立方毫米,比一團心肌細胞大不了多少,是非常合適的實驗材料。
奇跡出現了。Jenkins發現,胚胎的心跳跟激光的脈沖頻率同步了起來。研究者嘗試調整脈沖頻率,先從每秒2~3次開始,然后逐漸減慢,但結果依然如故,脈沖頻率變化的幅度甚至可達50%。Jenkins的研究團隊將這一結果發表在8月15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隨后,研究小組測試了不同能量的激光,來尋找最安全和最有效的那一束。結果表明,0.8焦耳/平方厘米的激光不會對心臟造成傷害;當能量提高到五倍時,受試的心肌細胞就被烤焦了。
Jenkins表示,雖然需要經過長期的觀察實驗,才能確定這些心肌細胞究竟是不是真的毫發無傷,但這次的結果毫無疑問是意義重大的。“我們想知道先天性心臟病是如何形成的,也想知道心臟搏動頻率是怎樣一步步發生變化的。”Jenkins說,“我們更想使用一種無創的手段來治療心臟疾病。”
日本大阪大學的生物物理學家Nicholas Smith是使用激光控制心肌細胞的第一人,他表示Jenkins的研究是一項重大突破。“我非常高興看到這一進展,這是世界上首次用激光調控了整顆心臟。如果這項研究能夠深入下去,人們將會發現,激光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但要深入挖掘下去,卻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有一些問題還等待科學家來解答。首當其沖的就是激光究竟是如何刺激心臟工作的,盡管許多科學家猜測是因為激光影響了細胞的溫度,但這一機制還沒有得到證實;第二,目前Jenkins還無法確定他的研究結果能不能應用于體積更大的成熟心臟。
Smith表示,如果上述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并且能確保心臟不會受到損傷的話,激光就很有可能應用于臨床治療,比如心臟手術或者起搏器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