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青草无码自慰直播专区,丰满熟妇人妻中文字幕,无码AV无码一区二区,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

微生物食安問題應被充分重視

[2016/7/28]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劉秀梅就“食品微生物風險安全與管理”做了主題演講。她表示,微生物食品安全事件頻頻出現,雖然目前還未被證實對人體有多大危害,但在食物中毒事件中一直占比最高。她表示,目前微生物食品安全標準比較多,希望能夠形成統一、協調、一致的標準檢驗方法。

  在《食品安全法》中,食品安全的概念是非常清晰和重要的,就是要保證控制食源性疾病,預防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和它產生嚴重的后果,而食源性疾病有七大類。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了食源性疾病控制指南,其中由生物因素構成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占到84%以上,包括17種病菌,18種寄生蟲和7種生物毒素,由此可見,控制食品當中微生物風險因素對保障食品安全有多么的重要。

  劉秀梅表示,微生物食品安全事件頻頻出現,但是從全球來講,到底食源性疾病對人群的健康和經濟影響有多大,到目前為止還都是局部信息,還沒有完整的疾病負擔研究。在我國,實際上由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一直是各類食品安全事件中占比最高的,發病不是在第一位,但患病人數一直占第一位,2011年這個比例達到60%以上。但是,劉秀梅坦言,類似這些食品安全問題并沒有引起輿論的太多關注,反而往往都是一些非食品安全問題。  

  據劉秀梅介紹,實際上微生物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是由原料不潔或者加工當中交叉污染而產生,或者是后續剩余的食品儲藏方式不當等原因引起,而不是在食品加工過程當中污染,到目前為止,這種狀況跟美國和其他國家是不一樣的。在她看來,狀況不會一直不變,隨著生產企業規模的擴大、儲藏運輸的便捷,很可能會發生大事件,政府應該努力提前防范風險。  

  而政府的步伐也從未間斷過,劉秀梅表示,現在在我國微生物風險管理體系當中,含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方面是加強食源性疾病和報告體系,第二個主要是對食品當中生物性危害因素的監測,第三是對常見的致病菌的檢測工作,第四個是食品安全標準的整合、修理和制定,“好多方法要進一步整合,希望能夠形成統一、協調、一致的標準檢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