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解讀新“國家核應急預案“ 將建成4大監測網絡
[2013/7/5]
我國核輻射監管體系世界領先
中國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國家核應急組織體系、法規標準體系、預案體系、救援體系和專業技術支持體系,目前已建成8類中心4個網絡,核應急工作基礎不斷增強,應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
7月3日起至7月9日,中國首次舉辦“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姚斌介紹說,目前,中國已初步建成國家核應急響應技術支持、核應急監測、核應急輻射防護、核應急醫學救治、核應急航空監測、核應急氣象監測預報、核應急海洋監測和核應急行動等8類專業技術支持中心,以及環境輻射監測、海洋輻射監測、食品和飲用水輻射監測、醫學救治等4個網絡。同時,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規模約300人,重點承擔復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
解讀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
“修訂版預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發生什么樣的事故采取什么相應措施有明確要求,這是一個可以讓老百姓放心的預案。”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副主任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兼國防科工局局長馬興瑞說。
據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副司長許平介紹,預案規定,我國核應急組織體系由國家、省和營運單位三級核應急組織構成,明確了三級核應急組織的職責。預案規定,我國核事故應急響應分為4級,并對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各級的具體職責和響應行動進行了描述和規定。
此外,預案要求按照信息公開的原則,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準確、權威信息。同時,對國際通報、國際救援等有關事項做了原則規定。
就統籌協調而言,主要包括協調事故緩解與控制、輻射監測、觀(監)測預報和后果評價、服碘防護、隱蔽和撤離、臨時避遷和永久再定居、食品和飲水控制、出入通道控制、去污洗消和醫療救治、口岸控制、市場監管與調控、維護社會治安、信息報告與發布、國際通報與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核事故,國務院將會啟動一級響應,必要時成立指揮部,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總指揮”,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說。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委員、國家核應急辦公室主任、國防科工局副局長王毅韌說:“通過這個協調機制,我們的核應急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核應急體系不斷完善,核應急能力不斷增強,為確保我國的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核電廠設五道防線
我國大陸地區核電機組安全運行業績良好,核電廠通常設置五道防線
迄今為止,我國大陸地區已經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達到17臺,安全運行業績良好,從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多年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核電廠氣態和液態流出物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沒有因為核電廠運行而改變。
“我國的核電廠從設計、建造、運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各國幾十年的經驗,其安全水平是比較高的。”輻射防護專家柴國旱說。
“盡管核電廠發生嚴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須看到,從技術角度講,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強調,“我們必須進一步大力加強核事故應急準備工作。根據‘縱深防御’原則,核電廠通常設置五道防線,核應急是核電站縱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線確保在萬一發生核事故的情況下,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將放射性危害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按計劃建設
按照“十二五”規劃,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姚斌表示,核能事業,發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應急是保障。中國的核設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迄今未發生過2級以上事件,同時也做好了隨時應對的準備,基于中國擁有的核應急專業能力,以及按照積極兼容原則構建的國家核應急體系,“我們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做好一旦發生核事故的應急應對工作”。
中國核應急能力由國家級核應急能力體系、省級核應急能力體系、核設施營運單位及其上級主管單位建設的核應急能力體系3個層次構成,其中也包括軍隊的核應急力量。截至2013年3月底,中國運行中的核電機組已達17臺,在建28臺,核電事業已進入體系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階段。
中國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國家核應急組織體系、法規標準體系、預案體系、救援體系和專業技術支持體系,目前已建成8類中心4個網絡,核應急工作基礎不斷增強,應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
7月3日起至7月9日,中國首次舉辦“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姚斌介紹說,目前,中國已初步建成國家核應急響應技術支持、核應急監測、核應急輻射防護、核應急醫學救治、核應急航空監測、核應急氣象監測預報、核應急海洋監測和核應急行動等8類專業技術支持中心,以及環境輻射監測、海洋輻射監測、食品和飲用水輻射監測、醫學救治等4個網絡。同時,國家級核應急救援隊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規模約300人,重點承擔復雜條件下重特大核事故突擊搶險和緊急處置任務。
解讀修訂版《國家核應急預案》
“修訂版預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操作性,發生什么樣的事故采取什么相應措施有明確要求,這是一個可以讓老百姓放心的預案。”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副主任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兼國防科工局局長馬興瑞說。
據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副司長許平介紹,預案規定,我國核應急組織體系由國家、省和營運單位三級核應急組織構成,明確了三級核應急組織的職責。預案規定,我國核事故應急響應分為4級,并對不同級別的應急響應各級的具體職責和響應行動進行了描述和規定。
此外,預案要求按照信息公開的原則,在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準確、權威信息。同時,對國際通報、國際救援等有關事項做了原則規定。
就統籌協調而言,主要包括協調事故緩解與控制、輻射監測、觀(監)測預報和后果評價、服碘防護、隱蔽和撤離、臨時避遷和永久再定居、食品和飲水控制、出入通道控制、去污洗消和醫療救治、口岸控制、市場監管與調控、維護社會治安、信息報告與發布、國際通報與援助等方面的工作。
“一旦發生重特大核事故,國務院將會啟動一級響應,必要時成立指揮部,國務院領導同志擔任總指揮”,國家核事故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說。
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委員、國家核應急辦公室主任、國防科工局副局長王毅韌說:“通過這個協調機制,我們的核應急工作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核應急體系不斷完善,核應急能力不斷增強,為確保我國的核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核電廠設五道防線
我國大陸地區核電機組安全運行業績良好,核電廠通常設置五道防線
迄今為止,我國大陸地區已經投入運行的核電機組達到17臺,安全運行業績良好,從未發生過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事件,也未發生過對人員或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事件。多年的環境監測結果表明,核電廠氣態和液態流出物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限值,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沒有因為核電廠運行而改變。
“我國的核電廠從設計、建造、運行和管理汲取了世界各國幾十年的經驗,其安全水平是比較高的。”輻射防護專家柴國旱說。
“盡管核電廠發生嚴重核事故的概率很低,但必須看到,從技術角度講,概率低并不意味是零。”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強調,“我們必須進一步大力加強核事故應急準備工作。根據‘縱深防御’原則,核電廠通常設置五道防線,核應急是核電站縱深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線確保在萬一發生核事故的情況下,迅速采取應急措施,將放射性危害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按計劃建設
按照“十二五”規劃,國家級核事故應急救援隊建設正在按計劃推進。姚斌表示,核能事業,發展是核心,安全是前提,應急是保障。中國的核設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迄今未發生過2級以上事件,同時也做好了隨時應對的準備,基于中國擁有的核應急專業能力,以及按照積極兼容原則構建的國家核應急體系,“我們完全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做好一旦發生核事故的應急應對工作”。
中國核應急能力由國家級核應急能力體系、省級核應急能力體系、核設施營運單位及其上級主管單位建設的核應急能力體系3個層次構成,其中也包括軍隊的核應急力量。截至2013年3月底,中國運行中的核電機組已達17臺,在建28臺,核電事業已進入體系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