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 將部署科技體制改革
[2012/7/9]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權威人士透露,大會將對下一階段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進行部署。改革的一個重要政策指向是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危機陰影之中,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顯示了國家最高決策層高瞻遠矚,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歷史機遇的重大決心。
科技部部長萬鋼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記者從科技部了解到,此前由多部委起草的一份報告指出,科技體制改革的原則是要堅持創新驅動、服務發展;堅持企業主體、協同創新;堅持政府支持、市場導向;堅持統籌協調、遵循規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科技部調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改革的原則對企業、政府、市場的關系進行了定位,進一步確認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據介紹,下一階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主要有五大方面。其一,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具體措施是,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同時,強化和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設備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府采購等政策,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
國家發改委技術與產業經濟研究所負責人王昌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未來的政策應該是要支持企業建設技術研發機構,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重大科技項目。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要更多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和服務,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
科技體制改革的第二個工作重點是要加強統籌部署和協同創新,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關專家指出,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區域創新和科技中介服務等五個體系。這次改革要加強創新各主體和各環節的協同,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第三方面的改革重點是科技管理體制,即要促進科技管理科學化和資源高效利用。要加強科技宏觀統籌。完善統籌協調的宏觀決策體系,健全中央與地方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完善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的組織方式“國家將推進科技項目管理改革。強調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評價,從需求征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監督評估等重點環節加強改革。完善項目評審評價機制,保證科研人員科研時間。”萬鋼表示。
其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圍繞貫徹落實科技、人才、教育三個規劃綱要,重點從兩方面加強科技人才工作:一是統籌各類創新人才發展和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加強高水平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青年的培養使用。大力引進海外優秀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支持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
最后,營造良好環境,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國家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體系。完善所得稅優惠、創新產品首購和訂購、股權期權激勵和獎勵、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胥和平對記者表示“去年我國的科研經費投入達到8600億元,估計到2015年全國科技研發投入經費不會低于1.5萬億元,1.5萬億元折合成2500億美元,而目前全球的研發經費1.3萬億美元,每年增長2%左右,美國是4000億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到2015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已經和美國相當。”
“可以預期的是,有關方面將創新金融服務科技的方式和途徑,從買方信貸、賣方信貸、融資租賃、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等方面,加大科技金融結合的力度。”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危機陰影之中,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顯示了國家最高決策層高瞻遠矚,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歷史機遇的重大決心。
科技部部長萬鋼此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
記者從科技部了解到,此前由多部委起草的一份報告指出,科技體制改革的原則是要堅持創新驅動、服務發展;堅持企業主體、協同創新;堅持政府支持、市場導向;堅持統籌協調、遵循規律;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科技部調研室主任胥和平表示“改革的原則對企業、政府、市場的關系進行了定位,進一步確認企業是創新的主體。”
據介紹,下一階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主要有五大方面。其一,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具體措施是,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同時,強化和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設備加速折舊、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府采購等政策,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
國家發改委技術與產業經濟研究所負責人王昌林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未來的政策應該是要支持企業建設技術研發機構,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重大科技項目。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要更多地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和服務,促進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向企業流動;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
科技體制改革的第二個工作重點是要加強統籌部署和協同創新,提高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有關專家指出,科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點是技術創新、知識創新、國防科技創新、區域創新和科技中介服務等五個體系。這次改革要加強創新各主體和各環節的協同,加強科技資源開放共享。
第三方面的改革重點是科技管理體制,即要促進科技管理科學化和資源高效利用。要加強科技宏觀統籌。完善統籌協調的宏觀決策體系,健全中央與地方之間、各部門之間的協調機制。積極探索新型舉國體制,完善重大戰略性科技任務的組織方式“國家將推進科技項目管理改革。強調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科學評價,從需求征集、評審立項、過程管理、監督評估等重點環節加強改革。完善項目評審評價機制,保證科研人員科研時間。”萬鋼表示。
其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圍繞貫徹落實科技、人才、教育三個規劃綱要,重點從兩方面加強科技人才工作:一是統籌各類創新人才發展和完善人才激勵制度。加強高水平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特別是35歲以下青年的培養使用。大力引進海外優秀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支持歸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
最后,營造良好環境,為科技創新提供有力保障。國家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全社會研究開發經費逐步增長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體系。完善所得稅優惠、創新產品首購和訂購、股權期權激勵和獎勵、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胥和平對記者表示“去年我國的科研經費投入達到8600億元,估計到2015年全國科技研發投入經費不會低于1.5萬億元,1.5萬億元折合成2500億美元,而目前全球的研發經費1.3萬億美元,每年增長2%左右,美國是4000億美元。按照購買力平價,到2015年中國的研發投入已經和美國相當。”
“可以預期的是,有關方面將創新金融服務科技的方式和途徑,從買方信貸、賣方信貸、融資租賃、創業投資、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等方面,加大科技金融結合的力度。”國家開發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