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分類
-
實驗室儀器
按功能分按專業實驗室分
- 化學合成
-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細胞工程類
-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病理設備
- 1. 乳品類檢測專用儀器
- 1. 種子檢測專用儀器
- 層析設備
- 動物實驗設備
- 糧油檢測
- 生物類基礎儀器
- 植物土壤檢測
- 1. 電泳(電源)儀、電泳槽
- 2. 分子雜交
- 3. 基因工程
- 4. PCR儀
- 5. 紫外儀、凝膠成像系統
- 藥物檢測分析
- 地質
- 紡織
- 分析儀器
- 農產品質量監測
- 1. 農藥殘毒快速檢測儀
- 2. 農產品檢測試紙
- 3. 農產品檢測試藥片
- 4. 土壤、化肥快速檢測儀
- 5. 種子外觀品質分析儀
- 水產品質量安全
- 水產技術推廣
- 水生動物防疫
- 食品檢測實驗室
-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1. 快速檢測試劑盒
- 2. 肉類檢測儀器
- 3. 食品安全快速分析儀
- 4. 食品安全檢測箱
- 5. 食品檢測儀器配套設備
- 6.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
- 7. 三十合一食品安全檢測儀
- 8. 相關配置、配件
- 供水、水文監測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
暫無數據,詳情請致電:18819137158 謝謝!
熱銷品牌 - 工業儀器
- 戶外儀器
- 環境監測
- 便攜式儀器
- 在線式儀器
儀器儀表行業運行好于預期但疲態已現
[2012/4/17]
雖然去年的產銷好于預期,但疲軟態勢已經出現,”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奚家成告訴中國工業報記者說,2011年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快于產銷,經營狀況趨緊。
在位于月壇南街26號院的辦公室內,他為記者詳細分析了儀器儀表行業2011年運行狀況。
產銷好于預期
盡管有著諸多不利因素,但2011年,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依然取得了較快發展的良好業績,其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也再創新高。
對此,奚家成分析說,去年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軟,中國經濟也進入調整期,而行業發展之所以總體能好于預期,主要由于企業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并得益于國家“十二五”規劃啟動、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積極促進內需等一系列政策。
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53億元,同比增長26.86%;銷售產值5976億元,同比增長26.59%;產銷率達到97.1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89億元,同比增長24.98%;利潤總額531億元,同比增長23.75%。
奚家成介紹說,去年儀器儀表行業的整體走勢較好,全年實際值高于年初預測,但月度產銷同比增幅從9月份開始波動下行,增速減弱跡象已經出現。
與此同時,分行業及大宗產品的態勢也有了變化,且地區發展速度變化明顯,京津滬等“老基地”的優勢地位下降,而江蘇、廣東、浙江、河南等“新秀”地位上升。
自去年九、十月份起,行業排頭兵企業的訂單明顯下降,而一般企業更早就出現了類似狀況。“由于此前營運情況較好,目前重點骨干企業運行基本正常,尚未顯現困難跡象。”奚家成表示。
去年以來,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科學儀器等對全行業拉動作用明顯的分行業,增長率開始下降;而占比較小的勘探儀器、氣象儀器等卻有所增長;同時,煤氣表等大宗產品也在下降。
由于項目減少,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行業去年下半年增速下滑,幾乎以全年最低增幅結束;而實驗分析儀器行業全年基本處于低位運行態勢,產銷增幅遠遠落后于全行業。
經營狀況趨緊
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超常增長宣告結束,利潤增幅開始回歸常態。
據介紹,去年該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快于產銷,經營狀況趨緊。由于前兩年應對金融危機等的政策措施逐步淡出,原材料、勞動力成本、財務費用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原因,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同比增幅自年初39.9%的高點下降,最終回歸至與產銷增幅同步的區域。
經濟數據也開始轉弱。其中利息、財務費用、庫存、應收、稅金、主營成本等同比上升均高于利潤增幅;虧損額和虧損企業數上升;應收大幅增長,收款質量下降也開始成為突出問題。
如實驗分析儀器行業的利潤出現負增長;電工儀表、供應用儀表、光學儀器應收增幅超過了30%;工業自動化行業存貨增幅超過30%等。“下半年利潤增幅快速回落應予重視。”奚家成提醒說。
而經過多年發展,該行業的產品技術水平逐年提高,主營收入利潤率也同步提高,去年達到9.02%的歷史高位。特別是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行業的主營收入利潤率超過了10%。
與此同時,儀器儀表行業的進出口增幅雙降,逆差繼續上升,達到173億美元,再創新高。
由于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因此2011年行業進出口同比增幅均一路波折向下。去年儀器儀表行業進口36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比上年增幅下降33.3%,是本世紀以來的最大降幅;出口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2%,比上年增幅下降19.8%。
全年實現出口交貨值1151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同比增長了19.88%。“9~12月,出口交貨值連續4月超100億元,這說明我們的需求和競爭力未明顯降低。”奚家成分析說。
其中,進口量大的仍是工業自動化裝置、實驗分析儀器、醫療儀器、電子儀器等中高端產品;供應用儀表、衡器、測繪儀器已成“順差”分行業;在大宗出口產品中,電度表、水表價升量增;煤氣表量價雙降;出現了DCS等中高端產品出口上升等新亮點。
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成績顯著。
奚家成舉例說,如自主知識產權控制系統在重大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和產業化取得突破,高檔現場儀表進入國內外重要裝備,國際標準制訂取得新進展;電度表一代技術轉換的完成,色質聯用等中高檔科學儀器取得進展,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等。
據悉,在60萬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中,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分散型控制系統已使用超過30臺,而在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中,也已有3臺投入運行,迫使國外的控制系統價格大幅下降,甚至報價低于國產系統。
在石油及石油化工領域,國產控制系統在1000萬噸/年的煉油裝置中已得到應用,并已獲得1500萬噸/年煉油裝置的訂單;45萬噸/年合成氨及80萬噸/年尿素全套裝置國產控制系統已投入運行。
國產智能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技術指標和生產規模已經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且在國家重要項目中得到應用。據悉,科氏力質量流量計在中石化的銷量已經超過E+H、科隆等國外企業產品,名列第二。多聲道超聲波氣體流量計在長距離輸氣管道工程中的應用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
同時,為供暖節能服務的城鎮供暖監測管理控制系統和熱量表產業已經興起,生產企業已經過百。2011年熱量計量儀表已批量生產,部分企業已達到年產30萬臺的水平。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本土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及利潤占比繼續上升。受金融危機影響,“三資”企業2009、2010年產銷占比急劇下降為32.6%、31.2%,2011年進一步下降,利潤占比從最高的59.12%降為31.25%。
“‘三資’企業復蘇慢、增長乏力,既有中資企業技術進步快、競爭力增強、發展迅速等積極因素,也有投資意愿不強、政策和市場環境不佳等原因。”奚家成分析說。
同時,上市融資以及合資合作、聯合重組繼續推進。
在位于月壇南街26號院的辦公室內,他為記者詳細分析了儀器儀表行業2011年運行狀況。
產銷好于預期
盡管有著諸多不利因素,但2011年,我國的儀器儀表行業依然取得了較快發展的良好業績,其中,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6000億元大關,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也再創新高。
對此,奚家成分析說,去年國內外形勢紛繁復雜,國際市場需求疲軟,中國經濟也進入調整期,而行業發展之所以總體能好于預期,主要由于企業技術進步、結構調整取得成效,并得益于國家“十二五”規劃啟動、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積極促進內需等一系列政策。
儀器儀表行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53億元,同比增長26.86%;銷售產值5976億元,同比增長26.59%;產銷率達到97.1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889億元,同比增長24.98%;利潤總額531億元,同比增長23.75%。
奚家成介紹說,去年儀器儀表行業的整體走勢較好,全年實際值高于年初預測,但月度產銷同比增幅從9月份開始波動下行,增速減弱跡象已經出現。
與此同時,分行業及大宗產品的態勢也有了變化,且地區發展速度變化明顯,京津滬等“老基地”的優勢地位下降,而江蘇、廣東、浙江、河南等“新秀”地位上升。
自去年九、十月份起,行業排頭兵企業的訂單明顯下降,而一般企業更早就出現了類似狀況。“由于此前營運情況較好,目前重點骨干企業運行基本正常,尚未顯現困難跡象。”奚家成表示。
去年以來,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科學儀器等對全行業拉動作用明顯的分行業,增長率開始下降;而占比較小的勘探儀器、氣象儀器等卻有所增長;同時,煤氣表等大宗產品也在下降。
由于項目減少,自動化控制系統裝置行業去年下半年增速下滑,幾乎以全年最低增幅結束;而實驗分析儀器行業全年基本處于低位運行態勢,產銷增幅遠遠落后于全行業。
經營狀況趨緊
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超常增長宣告結束,利潤增幅開始回歸常態。
據介紹,去年該行業利潤同比下降快于產銷,經營狀況趨緊。由于前兩年應對金融危機等的政策措施逐步淡出,原材料、勞動力成本、財務費用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原因,儀器儀表行業的利潤同比增幅自年初39.9%的高點下降,最終回歸至與產銷增幅同步的區域。
經濟數據也開始轉弱。其中利息、財務費用、庫存、應收、稅金、主營成本等同比上升均高于利潤增幅;虧損額和虧損企業數上升;應收大幅增長,收款質量下降也開始成為突出問題。
如實驗分析儀器行業的利潤出現負增長;電工儀表、供應用儀表、光學儀器應收增幅超過了30%;工業自動化行業存貨增幅超過30%等。“下半年利潤增幅快速回落應予重視。”奚家成提醒說。
而經過多年發展,該行業的產品技術水平逐年提高,主營收入利潤率也同步提高,去年達到9.02%的歷史高位。特別是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行業的主營收入利潤率超過了10%。
與此同時,儀器儀表行業的進出口增幅雙降,逆差繼續上升,達到173億美元,再創新高。
由于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國際市場需求疲軟,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因此2011年行業進出口同比增幅均一路波折向下。去年儀器儀表行業進口36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比上年增幅下降33.3%,是本世紀以來的最大降幅;出口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4.2%,比上年增幅下降19.8%。
全年實現出口交貨值1151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同比增長了19.88%。“9~12月,出口交貨值連續4月超100億元,這說明我們的需求和競爭力未明顯降低。”奚家成分析說。
其中,進口量大的仍是工業自動化裝置、實驗分析儀器、醫療儀器、電子儀器等中高端產品;供應用儀表、衡器、測繪儀器已成“順差”分行業;在大宗出口產品中,電度表、水表價升量增;煤氣表量價雙降;出現了DCS等中高端產品出口上升等新亮點。
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2011年,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成績顯著。
奚家成舉例說,如自主知識產權控制系統在重大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和產業化取得突破,高檔現場儀表進入國內外重要裝備,國際標準制訂取得新進展;電度表一代技術轉換的完成,色質聯用等中高檔科學儀器取得進展,以及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等。
據悉,在60萬千瓦超臨界火電機組中,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分散型控制系統已使用超過30臺,而在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中,也已有3臺投入運行,迫使國外的控制系統價格大幅下降,甚至報價低于國產系統。
在石油及石油化工領域,國產控制系統在1000萬噸/年的煉油裝置中已得到應用,并已獲得1500萬噸/年煉油裝置的訂單;45萬噸/年合成氨及80萬噸/年尿素全套裝置國產控制系統已投入運行。
國產智能壓力/差壓變送器的技術指標和生產規模已經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且在國家重要項目中得到應用。據悉,科氏力質量流量計在中石化的銷量已經超過E+H、科隆等國外企業產品,名列第二。多聲道超聲波氣體流量計在長距離輸氣管道工程中的應用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
同時,為供暖節能服務的城鎮供暖監測管理控制系統和熱量表產業已經興起,生產企業已經過百。2011年熱量計量儀表已批量生產,部分企業已達到年產30萬臺的水平。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本土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及利潤占比繼續上升。受金融危機影響,“三資”企業2009、2010年產銷占比急劇下降為32.6%、31.2%,2011年進一步下降,利潤占比從最高的59.12%降為31.25%。
“‘三資’企業復蘇慢、增長乏力,既有中資企業技術進步快、競爭力增強、發展迅速等積極因素,也有投資意愿不強、政策和市場環境不佳等原因。”奚家成分析說。
同時,上市融資以及合資合作、聯合重組繼續推進。